首页 > 最新动态 > 转载 | 《别踩!团体标准 3 条监管红线;抓紧!最高 25 万补贴 + 政府采购优先权》
最新动态
转载 | 《别踩!团体标准 3 条监管红线;抓紧!最高 25 万补贴 + 政府采购优先权》
2025-11-043



一、先明底线:政府这样给团体标准 “划红线”


团体标准不是 “无规可循” 的自由地带,监管早已实现全流程覆盖:


1. 制定环节:这 3 件事绝对不能做


超范围制定行不通:必须在社团登记的业务范围内立项,像环保领域的社团不能跨界制定医疗标准。


违规收费零容忍:以 “参编署名”“排名先后” 等名义要钱,一旦被查直接公示追责。


安全底线碰不得:涉及国家安全、公共利益的标准,必须先征求主管部门意见,比如应急管理类标准需经应急部门审核。


2. 实施阶段:“双随机 + 公开” 盯着你


自我声明要真实:标准文本、技术指标必须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开,深圳已要求符合条件的文本免费开放供社会监督。


抽查不是走过场:市场监管部门随机抽标准、随机派人员检查,一旦发现低于强制性标准、搞垄断竞争,直接依法查处。


老化标准必更新:建立动态评估机制,像农业领域的标准若不适应新技术,会被要求限期修订或废止。



二、再看红利:这些激励政策太实在!


合规制定的团体标准,能拿到真金白银的支持和发展便利:


1. 真金白银补贴:最高能拿 25 万


地方补贴分档给:北京主导制定的团体标准最高补 20 万,京津冀协同标准还能多拿 5 万;深圳、广东等地也有最高 10 万元资助。


专项补贴精准投:重庆企业采用 “重庆小面碳足迹” 团体标准,能拿 30% 采购补贴;广东符合标准的产品,政府采购可享价格扣除优惠。


2. 发展捷径:标准成了 “加分项”


项目申报有优势:申报 “专精特新”“单项冠军” 时,参与制定团体标准可直接加分,深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还能优先通过。


职称评审能提分:浙江建筑行业评副高职称,主持 1 项团体标准加 5 分,29 个省份已将其纳入评审体系。


3. 市场打通:从国内到国际的 “通行证”


国内采购优先选:财政部明确,新兴领域没有国家标准时,政府采购先看团体标准,深圳教育局采购智慧教室设备就直接用团体标准当评审依据。


国际出海更顺畅:南宁联合东盟制定的《跨境电商直播人才规范》,让本地企业拿标准当 “敲门砖”;《灵芝孢子粉》团体标准更是直接升级为 ISO 国际标准。



三、典型案例:标准怎么变成 “摇钱树”?


深圳无人机联盟给出答案:他们制定的消费级无人机团体标准,直接淘汰 83% 杂牌厂商,联盟成员市占率从不足 50% 飙升至 89%。更关键的是,主导企业申报 “制造业单项冠军” 时,因这项标准直接拿到加分,还入围了政府采购目录。


四、一句话总结




团体标准是 “双刃剑”:守住合规底线,就能拿补贴、占市场、提话语权;踩了监管红线,不仅前功尽弃还会被信用追责。2025 年标准化战略加速推进,看懂政策的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了!


本文案例来源于网络,相关数据与解读仅作行业参考,不代表本公众号及运营者个人观点,其真实性与时效性以来源方最新发布内容为准。

转载自:标准百科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